76万元失而复得 “会销老人”如梦方醒
- |
- |
“我再也不去了!老年人不要再去上当受骗了!”62岁的杨朝菊老人含着眼泪对记者说。11月2日,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彭州市公安局、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举行“打击非法会销追缴购物款发放仪式”,将打击非法会销追回的76万余元购物款现场退还给100位受骗老人。
执法人员现场授课,揭示保健品会销中虚假亲情、虚假宣传、价格畸高等陷阱,听课的老人们一下子彻底清醒了。
追回被骗钱财
11月2日上午,彭州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局办公大楼前,100多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早早来到这里,整齐地坐在凳子上,等待一场特殊仪式的开始。主席台后的蓝色背景板上写着“彭州市打击非法会销追缴购物款发放仪式”。桌上堆放的76万元巨额现金,原本是老人们的退休工资,如今失而复得。
5天前,这些老人还完全蒙在鼓里,像吃了迷魂药一样,执意认为背着儿女买的“嘉德牌卵白蛋白口服液”能治好身上的病痛。10月27日上午7点半,彭州市市场和质量监管管理局、彭州市公安局、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3部门执法人员突然出现在农家乐的会销现场检查,发现180名老年人正聚精会神地听课。讲课的是一名叫樊某某的所谓执行董事长,自称毕业于清华大学,吹嘘这种口服液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老人们哪里知道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经执法人员调查,涉事主体为成都市某药业公司及彭州市食品经营部,宣称保健食品“嘉德牌卵白蛋白口服液”原价每盒3.68万元,现为前期试用阶段优惠价4000元,谎称后期将涨价至8000元,而实际上市面价格仅两三百元。所谓的执行董事长樊某某,仅有初中学历,为了获取老年人的信任,竟编造自己是清华大学毕业。
听课的老年人被商家的虚假宣传所迷惑,纷纷掏钱购买,最多的购买了4盒共计2万元。短短两天时间,购货款累计达到76万元。执法人员现场对已购买的老年人逐一登记,并快速追回了全部货款。
“3部门公开发放货款的目的,一是对老年人再次进行宣传、教育和提醒;二是警告违法犯罪分子,彭州市相关执法部门有能力、有信心坚决打好这场攻坚战,确保我市正常的经营秩序,还老年人晚年的幸福安康。”彭州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局副局长晏舟说。
老年人认真接受教育。刘铭/摄
陈光焰老人告诉记者,他和老伴两人共买了1.2万元的产品,商家还发放了代金券,欺骗说结束后会退还,相当于产品白送,“不然咋会相信呢”,后来对方却没有退,幸亏被执法人员查了,追回了货款。今天,他也是和老伴一起来领钱的。记者问他还会不会去参加这样的活动。老人连连摆手说:“不想去了!不想去了!”
勿入亲情陷阱
据介绍,彭州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局自2017年开展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工作以来,共查办会销案件38件,涉案金额465万元,处罚金额70余万元。其中,查办会销诈骗案1起,已移交彭州市公安局立案调查,刑事拘留2人,取保候审1人。
当地个别民营医院也搞起了会销。根据群众举报,去年年底,彭州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局对彭州某医院进行突击检查,现场有60名老人听课,前后共有300多位老人参加会销活动,购买其非法销售所谓的“苗疆1号”和“苗疆2号”保健食品共计19万多元。
被骗老人签字领钱。刘铭/摄
退款仪式上,彭州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局稽查科科长肖志德特地给老人们上了一堂会销警示课,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权威的调查数据提醒老人们,一定要认清非法会销的骗人本质,不要贪图小利,学会查看产品信息,多听儿女的劝诫,不要上当受骗。
执法人员通过分析案件发现,老年人防范意识相对较淡薄,许多老年人长期患病,子女不在身边,家人关心少,成为会销重点对象。特别是患有老年慢性病、缺少医学常识和相关健康指导的群体,更容易受不法分子蒙蔽,持续或多次受害。不法分子有目的地对与会人员进行关爱和洗脑,主打亲情牌,让“空巢”老人从心理上信赖销售人员,相信他们售卖的产品,具体方式有感恩抽奖、刮奖钓鱼、免费体检、购药送礼品、传销洗脑等。
“温情诱骗、专家讲座、健康体检、虚假宣传、质量低劣、价格畸高,是会销人员常用的几种手段。”肖志德说:“小恩小惠是非法会销诈骗的常见方式,不法分子通过赠送小礼品,吸引老年人参与,打亲情牌,有目的的进行关爱,各个击破。”
出席活动的彭州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局致和所所长刘朝发对记者说:“暗访过程中,有会销人员亲口对我说,钱在别人包里,别人是大爷,钱到了他的包里,他就是大爷。他们打亲情牌的手法你想都想不到,有起床问候、陪吃早饭、免费测血压,甚至背着老年人过马路。”
肖志德说:“讲座中所谓的专家,都是会销人员聘请的人,实际上就是一伙的;所谓的健康体检,戴个什么仪器,自称是某医院的专家,是来关爱老年人的,体检后80%的人身体都有问题,出具的报告没有主治医师签名,没有医院盖章,都是假的。”
受骗消费者陆续领回货款。刘铭/摄
案件分析表明,会销宣传多为虚假宣传,不法分子刻意混淆普通商品、保健食品、药品概念,用不科学的言论渲染产品功效,谎称最新研究成果,安排假专家、假患者现身说法,标榜疗效快药效好,甚至包治百病,很多受骗老年人停药只服用保健品,致病情恶化。会销保健品多是“三无”产品,商家篡改保健品包装、标签、说明书等,伪造保健品批准文号,以高出超市价出售,从中获取暴利。进价6元的保健食品以288元出售,将几百元的普通床垫宣传成具有神奇功效的玉石床垫,售价高达5980元。
加强规范整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各种会议形式推销假冒伪劣养生商品,侵犯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消费群体的合法权益。由于作案手段隐蔽,调查取证困难,增加打击处理难度,发案率呈上升趋势。
彭州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局办公室主任钟毅告诉记者,他们经过深入调研后认为,应当从4个方面加强治理:
延伸监管触角,健全监管机制。一方面,加强与公安、综合执法等部门衔接,提前介入开展调查取证,加强“行刑衔接”。坚持日常监督与重点管理相结合、日常执法与集中打击相结合、生产与流通领域抽查相结合。另一方面,基层群众组织建立工作网络体系,充分发挥社区组织贴近群众、反应快速的优势,加强对小区推销、非法会销重点巡查和管理,一旦发现疑似情况及时报告和查处。对符合条件的有效举报行为根据《成都市食品药品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予以奖励。
建立协作机制,提升打击合力。司法机关与行政执法机关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案件会商和信息共享,就案件的移送标准、证据标准和立案标准等统一认识,建立个案协调和提前介入机制,帮助行政执法机关解决取证难问题,防止案件流失,从而构建由行政机关发起、公安机关主导、检察机关指导的办案协作体系,达到构罪条件的,坚决启动刑事程序办理。
重视司法鉴定,提升鉴定效率。加大司法鉴定的资金投入,不断更新专业检测设备,培养专业鉴定人才;创新鉴定方法,将现场鉴定的方式引入办案程序,对于涉案样品进行现场检验并出具鉴定意见,最大限度地避免由涉案样本自身问题引发的争议;提升鉴定效率,由于社会鉴定费用高昂、时限较长,可借鉴公安机关人身损害程度鉴定模式,在各业务系统内组建专门的鉴定机构,提升鉴定效率。
加大预警宣传,提升辨别能力。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微信、微博等媒体平台开展健康知识和普法宣传,提高社会民众对食品、药品、保健品安全领域犯罪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在不泄露案件有关信息的前提下披露查办的典型案件,让潜在不法分子不敢铤而走险。
本文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推荐文章
- 2019-01-08儿童玩具频频上演“问题总动员” 安全隐患成因复杂
- 2019-01-09多部门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启动
- 2019-01-25“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 发布 权健、小黄车等上榜
- 2019-01-18快递春节停运时间表刷屏,假的!但或涨价10-20元
- 2019-01-10中消协发布2018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 顺风车安全名列榜首
- 2019-01-29网红减肥“瘦瘦包”实为已注销化妆品
- 2019-01-22中消协:警惕以治病为噱头的保健品虚假宣传行为
- 2019-01-11市场监管总局公布2018年第4批典型虚假违法广告案件
- 2019-01-29抢票软件能用吗?验票难退票难 “加速包”里套路深
- 2019-01-23进口越野车装旧方向机 商家欺诈被判“退一赔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