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门公布8起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重大案件
- |
- |
2月22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公布8起查办的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重大案件。据悉,自2017年7月国务院食安办牵头9部门开展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工作以来,截至目前,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查获相关案件5.8万件,案值33.2亿元,罚没款4.9亿元;全国公安机关破获犯罪案件81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3万余名,公安部统一指挥跨区域梯次集中收网行动,挂牌侦破大要案件100余起。
据了解,3起案件涉嫌非法添加成分制售有毒有害食品。其中包括,浙江台州刘某等人采购含有“格列本脲”等西药成份的粉末组织灌装成胶囊并压片、包装,生产粮田葛芪参胶囊等10余个品种的降糖、降压类食品,再逐级发展销售代理,累计制售有毒有害食品4200余万盒。湖南张家界陈某非法采购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他达拉非”化学原料药,并委托厂家大量生产咖啡产品进行销售牟利。上海浦东郝某开设“黑工厂”,购进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等西药原料药,非法生产加工成降糖类有毒有害食品,通过开设网店等方式销售。接到线索后,上海市公安部门抓获犯罪嫌疑人17名,捣毁制假工厂2处、仓储销售窝点5处,案值6000余万元。
3起案件涉嫌利用互联网欺诈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其中,吉林辽源李某自2017年以来,通过在淘宝设立店铺、发展微商,结合线下宣传“保健站”“养生课堂”等形式,向糖尿病患者销售含有有毒有害成分的降糖功效的保健食品;广东湛江陈某自2015年8月以来对假劣康宝莱系列保健品食品进行包装后,利用互联网对外销售;重庆江北陈某以正规互联网公司为掩护,在江北区某网商工业园设立销售、储存等窝点,欺诈销售添加西药成分的降压、降糖、降脂等食品和保健食品,被公安机关会同市场监管管理部门查获。
另外,山东枣庄马某、河北邯郸申某分别通过微信、电视广告、网络电话等方式,出售与宣传册功效介绍不符的产品,先后被公安机关查获。
本文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文章
- 2016-07-29“贝婴玩具”等16批次儿童玩具不合格
- 2019-05-22福州消委会对影院不提供免费3d眼镜说“不”
- 2019-05-13大妈做美容月花30万元 家人疑其遭诱导消费
- 2016-07-29“欧派”等15批次木制家具不合格
- 2019-04-29整治“保健”市场百日行动 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3亿元
- 2019-05-27关注儿童用品安全:“带刺”玩具会伤娃
- 2019-05-16深圳推出电影票“退改签”标准 映前24小时可免手续费
- 2019-04-29投递延误安徽省消保委发函 邮政速递合肥分公司道歉并整改
- 2016-07-28“梦特娇”等15批次背提包不合格
- 2019-05-16广东整治“保健”市场 立案1942起